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扬[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6期106-115,共10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NCET-07-0451)
摘 要:《蜕变》的创作过程也是各种思想理念、政治思潮、道德准则相博弈的过程,对理解这一时期曹禺的思想、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梳理了《蜕变》的创作、修改过程,考察了这部作品的版本源流;同时,对梁公仰的原型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蜕变》与《莫斯科天空下》的内在思想关联及作家的文化立场调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