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作品数:32被引量:9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话剧反传统戏剧《原野》悲剧观念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中国文艺评论》《新文学史料》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的一个独特版本
《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李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艺副刊文献的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898—1949)”(20&ZD285)的阶段性成果。
在现代中国作家中,沈从文作品的版本流变情况是最为复杂的。这和他随手修改自己作品的习惯有关:一篇作品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以后,他经常在收到的样刊上修改,如果改动得多,就拿出去重新发表;作品结集出版以后,依然会在自存本上不断修改...
关键词:文学运动 沈从文作品 结集出版 文学观 版本流变 现代中国作家 修改稿 
郁达夫《沉沦》中的“他者”问题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第3期97-104,158,共9页王江泽 李扬 
在郁达夫的作品《沉沦》中,主人公“他”始终怀有一种“复仇”心理,当复仇心理、性冲动和热爱自然等诸多特点同时投射在“他”身上时,便形成了“他”复杂而多元的立体人格。这背后,指向的是“他”多重的“他者”身份,而身份和文化上的...
关键词:郁达夫 《沉沦》 他者 复仇 零余者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南开新剧(1909—1918)与现代中国话剧的发生被引量:1
《文学与文化》2020年第2期4-12,共9页李扬 
南开新剧团是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张伯苓校长自编、自导、自演的《用非所学》应该作为一个事件被中国话剧史记载:它不但以演剧形式践行着南开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话剧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时事政...
关键词:南开 话剧 传统 现代 内向化 
仪式、原型与曹禺早期剧作的主题呈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83-192,共10页李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119)。
曹禺的早期剧作是中国话剧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经典作品,这与其作品的主题及呈现主题的方式密切相关。在戏剧创作中,曹禺借用复调音乐、宗教仪式在无形中强化了作者的悲悯之心和救赎之意;同时,曹禺在剧作中反复...
关键词:曹禺 仪式 原型 悲悯 主题呈现 
21世纪话剧“西潮”景观初探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80-83,共4页李扬 张小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报纸文艺副刊检索系统"(14BZW119)的中期成果
中国话剧是在西方戏剧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又在西方戏剧潮流的影响下发生、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80年代,中国话剧史上出现过两次西方戏剧来华高潮。尽管这两次高潮在创作方法、戏剧理念、表现形态上有差异,但有一点极其相似:在当时...
关键词:西方戏剧 理论文献 西潮 春柳社 明星阵容 世界戏剧 小井胡同 霍夫曼斯塔尔 中西戏剧 批判意识 
对新文化运动的再反省
《群言》2015年第9期34-36,共3页李扬 
1915年9月15日,一本名为《青年杂志》(自第2卷第1号起更名为《新青年》)的期刊在上海出版,由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实事求是地说,创刊伊始,这份杂志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继起的“新文学运动”、五四运动将其推至舆论的中心...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 反省 五四运动 历史学家 《新青年》 新文学运动 “反封建” 
论后焦菊隐时代的北京人艺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88-91,共4页李扬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7-0451)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走过了60年的旅程。60年来,她不但成为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最高艺术殿堂,形成了自己的演剧学派,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在主旋律、商业化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创作了一批实现了时代精神和普世价...
关键词:北京人艺 演剧学派 现实主义 表演风格 
问题与方法:现代话剧研究范式的转型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48-154,共7页李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沈从文年谱长编"(项目号13YJA751021)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研究在新方法的运用、新观点的提出、形式规范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失:新材料隐迹、"方法"泛滥、形式主义猖獗。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中国学术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史观...
关键词:话剧 史观 史料 评价尺度 
论新媒介条件下的戏剧批评
《艺术评论》2014年第6期15-20,共6页李扬 
传统的戏剧批评面临困境,这是戏剧研究界的一个基本共识。一方面,戏剧批评的圈子化倾向越来明显,一出舞台剧,在评论界好评迭出,在官方评奖中可以斩获多种奖项,但当观众走进剧场观剧的时候,
关键词:戏剧批评 新媒介 基本共识 戏剧研究 舞台剧 
论《雷雨》的形式意味被引量:3
《戏剧艺术》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李扬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07-0451)
在中国话剧文学史上,曹禺是对形式最为关注的作家之一。在作家的精心营造下,《雷雨》的背景音乐、情节结构、"序幕"和"尾声"的安排都服从于"自然的法则"和"天地间的‘残忍'"这一主题。在《雷雨》中,音乐中的卡农形式、周氏父子的代际同...
关键词:曹禺 形式 怪圈 代际同构 陌生化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