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的“北京实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燕林[1] 林小波[1] 

机构地区:[1]《前线》编辑部

出  处:《前线》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摘  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人们简称其为公选。刚刚过去的2010年,北京市进行了近15年来的第10次公选。此次公选影响之大、参与竞争的人数之多,超乎人们的想象:报名人数达到11416人,报名网页点击量超过228万次,浏览人数达16万人次,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通过网络关注此次公选。对这一连串数字,人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干部的选拔特别是首都北京的干部选拔,有着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唯其关注度高,社会影响更大。历时4个多月的公选,产生了38位副局级、186位处级干部,他们当中有37位来自中央单位,15位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副局级干部中有5位非中共党员。公选结果一经公布,获广泛好评。如果将此次公选称之为2010年北京的政治生活亮点,恰如其分。

关 键 词:北京市 公选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2010年 实践 报名人数 社会影响 参与竞争 

分 类 号:D262.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