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 [2]沈阳音乐学院
出 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87-190,共4页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个旨在研究音乐教育潜力的调查。该调查将塑造声音氛围作为表现学生个体和集体归属感的手段,调查范围是加拿大西部某小城的一个班级,班上学生年龄为10至11岁。学生们立足于各自所在的家庭,学校,交往圈子和所在城市等地域因素,并身体力行的从文化角度探索对上述因素的归属感。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参与调查学生进行的创作过程都采用了拼接音乐片段的方式。拼接音乐片段需要充分利用已知的诸如标志和符号系统,实践的标准,内在和可认知的结构,材料和形式等文化研究手段来创造新的认识,技能和结构。在通过拼接音乐片段塑造声音氛围时,参与者需要将对身份的隐喻表达和存在感,以及灵活,富有想象力的和有意义的叙述与对特定媒介样式的艺术探索进行有机结合。而且,拼接音乐片段作为教学方式,为当代教学理念的发展进行了较深远的探索。拼接音乐的过程中,学校是一个进行交流的社交圈子,"在圈子内能博采众闻,并以此促进教育本身的发展"[1]。这次调查结果包括学生使用音乐和视觉隐喻来表达其个人和集体归属感的各种不同方式。学生们通过拼接音乐片段,以声音这一形态描绘出自身生活经历所带来的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拼接音乐片段塑造声音氛围来探究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可行性也在文中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关 键 词:拼接/音乐氛围/归属感/文化地域/小学音乐教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