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北京市100037
出 处:《中国卒中杂志》2010年第12期987-995,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862);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资助项目(G2006CB503805);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9DFB30050)
摘 要:卒中是危害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每年的发病率为8.7%,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卒中防治策略始终是对医学界的挑战。大多数卒中是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已报告200多种,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男性、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和卒中家族史、心房颤动等;但仍有20%~50%的卒中惠者没有携带已确立的危险因素。有关卒中发病的遗传因素所知更少。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特点与西方人不同,如卒中与冠心病之比为4~5:1,而西方白人人群是1:2;中国人群脑出血发病率高,占卒中类型的40%~50%,而在西方人群中仅占10%~20%。因此,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将流行病学、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新的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对指导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密切跟踪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卒中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较全面地阐述了卒中的遗传机制,期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使更多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者在卒中研究领域有更多创新性发现。惠汝太。
关 键 词:缺血性卒中 遗传机制 环境危险因素 中国人群 心脑血管病 发病率 环境因素 心房颤动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