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生企业投资收益分配模型——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创业视角  被引量:3

Interest Division Model for University Spin-offs:Analysis Based on University-Researcher Cooper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琳[1] 方厚政[1] 罗鄂湘[1]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出  处:《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99-102,共4页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不对称信息下大学-企业间技术转移的模式选择和契约设计"(08JC790069);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选择与激励机制研究"(571047);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科技型衍生企业的衍生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WCXSL1002)

摘  要:利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科研人员道德风险下的大学衍生企业的激励合同。研究表明,在道德风险条件下,大学科研人员单纯的技术入股不能达到最优的激励效果,大学规定科研人员投入货币资本的激励机制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大学科研人员所需投入的资金与被分配的股权比例随着其道德风险严重性的提高而增加。This paper uses principal - agent theory and designs a pin - off contract under researchers' moral hazar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less incentive effect if researchers only invest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moral hazard. The minus incentive measure that university requires researcher to invest both technology and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s better. The capital that researchers invest and equities that researchers receive increase with the moral hazard.

关 键 词:大学衍生企业 股权激励 道德风险 委托-代理 

分 类 号:F272[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644[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