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其永[1] 洪万树[1] 杨圣云[1] 刘敏[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中国福建省厦门市361005
出 处:《现代渔业信息》2011年第2期3-8,共6页Journal of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摘 要:大黄鱼种群和群体问题较为复杂,目前对大黄鱼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划分,看法不很一致。本文综合了大黄鱼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关大黄鱼地理种群和产卵群体的研究文献,提出了大黄鱼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划分的观点。根据自然海区的分布范围、洄游路线和亲缘关系,将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为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第一地理种群)、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第二地理种群)以及粤西地理种群(第三地理种群)。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包括朝鲜西南部、吕泗洋、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洞头洋、官井洋和东引列岛等产卵场的8个产卵群体;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包括牛山岛、九龙江外诸岛屿、南澳岛和汕尾外海等产卵场的4个产卵群体;粤西地理种群则划分为硇州岛附近海区和徐闻海区产卵场的2个产卵群体。对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的统一认识,有利于今后大黄鱼资源管理和种群恢复措施的合理制定及其有效实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