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乐音”到“声音”的发展轨迹与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婷[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音乐系,湖北武汉430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年第4期19-19,共1页

摘  要:浪漫主义到了后期,它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德彪西印象派主义正品中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特别是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等,都使音响更丰富了,也更复杂了,有了更多的不协和因素,调性趋于瓦解。这些,都预示了新的语言和风格的产生。20世纪初,当德国浪漫主义继续盛行,法国出现德彪西、

关 键 词:“声音” 德国浪漫主义 意义 乐音 音乐语言 半音化和声 斯克里亚宾 施特劳斯 

分 类 号:J110.99[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