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案件的诉讼形式及其价值取向——以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为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严炎[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  处:《清华法学》2011年第2期167-176,共10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2010 年教育部项目<我国证券群体诉讼的模式选择与制度构建>和<环境侵权纠纷诉讼机制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庆联谊案是我国一个有代表性且有重大影响的证券群体诉讼案件,对其诉讼形式、价值取向及其审理效果,理论与实务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案的诉讼形式有利于受害人的权利救济,在我国群体案件的处理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院分拆案件、拖延诉讼等做法,影响了受害人的权利救济,助长了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制假造假之风的蔓延。那么,我们究竟应当赞同哪一种观点呢?文章在对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以及我国其他群体案件诉讼形式和审理效果方面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关 键 词:群体案件 诉讼形式 价值取向 审理效果 

分 类 号:D925.1[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