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映香[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43-46,共4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西方自由思想传统"(项目号:06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的施蒂纳。马克思不满意哲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思路。但若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参照,马克思的思路仍是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延续。

关 键 词:亚里士多德 本体论 认识论 个别 普遍 

分 类 号:B502.233[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