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露[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1年第1期160-160,共1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在慧能之前,佛似乎离人们很遥远,他宝相庄严、高高在上地接受世人的膜拜;想要得道的僧众,就要像想走仕途的学子一样皓首穷经,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寻觅佛的踪迹,在暮鼓晨钟的早晚课中思量佛的奥义;就要日复一日地在遵守着佛教的清规戒律,口里不停地诵念着阿弥陀佛。即便如此,佛仍然宝相庄严地矗立在头上,人与佛的距离仍然不能跨越。但是慧能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①,p207)。这种顿悟成佛的观点,就拉近了人与佛的距离。佛不向远处求,佛就在于自身,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能够开悟,人人皆可成佛。不仅如此,慧能还指出,“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①,p219)。东方指俗尘世界,西方指得道僧人被引往的西方净土。这句话就表明了即使是西方的得道之人或者佛祖们也可能会犯错,会把持不定,而一旦他们心里有业障,恐怕还比不上身在俗世而自性清净的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