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骆军[1,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委 [2]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 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24-128,共5页Wuhan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zx009)
摘 要:北京民国政府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体现在教育宗旨、大学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开设的现代化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前期党化意识比较浓厚,在抗战期间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体现在:让高等教育为抗战服务;在教材方面作了较大调整:直接授予大学毕业生军衔等。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公民文化的土壤,而无论北京民国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不是一个民主政权,这就决定了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无根的探索。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