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与反思:清代情理法判案实践的“民、刑”差异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正印[1] 

机构地区:[1]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  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6-21,共6页Journa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摘  要:国内外中国法律史学者虽然都只是在比拟的意义上使用民事和刑事的区分,但在讨论情理法判案方式时,还是受制于这种现代法律的分类框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清代法律的基本分类及其实践意义。清代法中案件的基本分类是州县自理案件和审转案件。在州县自理案件中,情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因为法官在这类判决中的压力主要来自当事人的上控。在审转案件中,国法受到重视,因其主要压力来自自动审转制度,但为了减轻由于当事人上控带来的上司审查的压力,法官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吸纳情理因素。

关 键 词:清代 情理法 州县自理 审转 

分 类 号:D929[政治法律—法学] D925.2D92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