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印

作品数:17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胥吏司法情理法判案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当代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法制度变迁的知识学动力——从子产“铸刑书”说起被引量:5
《法学评论》2016年第2期168-175,共8页张正印 
从历史上看,司法制度皆有特定社会法律知识组织型态与之相应,当这种知识型态发生重大改变时,司法制度就会发生相应变动。春秋时期庶民知识人的兴起是子产"铸刑书"的历史前提,其意义在于打破领主贵族的法律知识垄断,向庶民知识人让渡部...
关键词:司法制度 法律精英 子产铸刑书 士族制度 士大夫制度 
宋代“鞫谳分司”辨析被引量:3
《当代法学》2013年第1期154-160,共7页张正印 
宋代"鞫谳分司"的司法体制经由徐道邻、戴建国、陈景良等学者的发挥,已为学界普遍接受。徐道邻先生所理解的"分司"基本上是组织意义上的,而戴建国教授则进一步提出"功能"分司说,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而是分别概括出宋代"鞫谳分司"的两种...
关键词:宋代 鞫谳分司 胥吏 
环境纠纷亟需法制化解决轨道
《环境保护》2012年第24期39-40,共2页张正印 
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一方面反映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政策和观念,促进了群众对自己身边环境及其潜在风险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有的环境法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公众环保意识高涨和达成全民环保共识形势下的解决...
关键词:环境纠纷 法制化 轨道 环境保护政策 环保意识 群体性事件 环境问题 潜在风险 
傲慢与权利:法律如何处理人的尊严问题被引量:3
《河北法学》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张正印 
近期通过网络引起社会轰动的诸案件,其关键皆在于尊严冲突。尊严冲突是导致几乎所有纠纷的基本原因。法律处理尊严冲突时存在两个基本标准:普遍的可接受性和双方的可接受性,调解机制在维护双方尊严上有利有弊。法律处理尊严冲突的有效...
关键词:尊严 权利 共通价值 可接受性 
还原与反思:清代情理法判案实践的“民、刑”差异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6-21,共6页张正印 
国内外中国法律史学者虽然都只是在比拟的意义上使用民事和刑事的区分,但在讨论情理法判案方式时,还是受制于这种现代法律的分类框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清代法律的基本分类及其实践意义。清代法中案件的基本分类是州县自理案件和审转案...
关键词:清代 情理法 州县自理 审转 
论狱讼胥吏对宋代狱讼体制的影响被引量:1
《求索》2010年第6期247-250,共4页张正印 
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资助成果(项目编号:09sx7108)
宋朝狱讼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基本上着眼于防范胥吏滥用职权,其目标在于通过把狱讼胥吏的消极影响保持在可控制范围之内来保持狱讼领域中朝廷、士大夫和胥吏三种力量的大致平衡。从史料所记载的有关宋代狱讼体制改革的事迹和议论中我们可...
关键词:宋朝 狱讼体制 狱讼胥吏 
“多难兴法”:对灾难与法律发展关系的初步探讨
《时代法学》2009年第6期77-85,共9页张正印 
灾难包括冲击和威胁社会生存的一切自然和社会事态。灾难在法制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根本性的作用。从法律起源可以看出,它对灾难的防制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灾难与重大社会变动藕合,会导致整个社会结构和法制体系的根本性变...
关键词:法制 灾难 起源 发展 
论宋代狱讼胥吏的地位被引量:2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年第5期8-14,共7页张正印 
狱讼胥吏在宋代司法行政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他们在实际司法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但其地位却非常卑贱.就整体而言,胥吏通常很贫困,需要在公务活动中收取手续费来维持生活,并受到上级官吏的层层盘剥.虽然朝廷一度重视胥吏问题,但在社...
关键词:宋代 狱讼胥吏 地位 
吏人起源于官府贱民略证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31-134,共4页张正印 
关于吏人阶层的起源问题,现有的几种解释都不是很周全,特别是从官制角度把吏人视为人为压制的结果,这与唐宋之际身份解放的大潮流相违背,显然不合情理。有种种证据显示,吏人的前身应该是官府贱民,这些人在隋唐时期开始加入日渐卑冗的吏...
关键词:吏人 官府贱民 起源 
宋代胥吏对立法的影响被引量:3
《法学评论》2008年第5期143-149,共7页黎桦 张正印 
宋代立法上发生的重要变化需要从胥吏活动方面作进一步的解释。首先,防范和限制胥吏构成宋朝修法的基本动机。其次,高级吏人在历次大规模修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法典风格到内容倾向,都具有明显的吏人色彩。最后,胥吏活动与"例"...
关键词:宋代 胥吏 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