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惠敏[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48-54,共7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常生活理论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研究"(2010年立项;10BZW010)的阶段成果
摘 要:积极受众论是英国文化研究最重大的收获之一,它已成为当代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定理。然而,走向这一理论,对于其代表人物戴维.莫利来说,却经历了一个极其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从其构建过程看,积极受众论的出发点是阿尔都塞等人的话语理论,但若是仅仅行走在话语的层面上,将永无受众的积极性可言。莫利的积极受众论并不放弃话语这条典型的英国文化研究路线,但他在话语以及诸话语之间寻找可以突围的裂缝:一是将意识形态话语置于与社会存在的动态关系之中,二是将阿尔都塞的"询唤"接合于佩舍的"交互话语",让"询唤"成为"交互询唤",于是决定论的意识形态"询唤"便被撼动以至瓦解了。不过,遗憾的是,莫利未能将无意识或实在作为受众之积极性的最终源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