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社会教育论纲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才林[1] 

机构地区:[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民国社会教育的思想基础是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民力观"。社会教育理论的出发点是民众本位,但实际发展历程的重心在于"挽救民族危亡"。民国社会教育属于改良范畴,但辩证地看,有两点革命性:在中国教育史上,民国社会教育理论突出了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相对学校教育而言,民国社会教育重在去除"西洋化、贵族化、都市化"之弊,力图实现"本土化、平民化、乡村化",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体现了时代要求。

关 键 词:民国 社会教育 民力观 挽救民族危亡 革命性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