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诗岩[1]
机构地区:[1]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视觉文化系
出 处:《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1期18-18,14,共1页Architecture & Culture
摘 要:在当代文化世界,资本全球化与都市的地域性扩张将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焦虑的努力进一步挤压到私人化的亲密关系中,这既加强了亲密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又加深了它早已陷入其中的机制化困境。因而,亲密性问题在近十年超出了实用心理学和关系科学的范畴,随着精神分析在社会学领域的运用而日益受到关注。"亲密关系,或亲密性(intimacy),就英文词源来说,与私人领域和内部生活密切相关,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包括了所有类型的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在其最典范的意义上,特指爱情(私情)。然而它不止与爱欲本身有关,更与个体在想象性的依存关系中获得自我认同的努力有关。因此关注亲密性,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关注主体如何通过外向的和内向的叙事,在想象性的关系中确认自己——视觉与非视觉的叙事文本被内在地包含于亲密性的建构行动中,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表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讲座将叙事图像与关于亲密性的讨论相联系。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介推动了城市公共叙事的私语化与私人书写的公共化,二者的交织作用,建立了"隐私"的公共话语体系,一种公共的亲密性(public intimacy)。消费社会景观生产机制的加速运转,使得亲密关系的建立不仅背负着自我认同的巨大焦虑,同时还背负着个体言说方式被不断剥夺的困境。尽管本次讲座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讨论海派世情图像如何铭刻并参与建构都市中的亲密关系,然而其中所暴露出的焦虑与困境却不止限于上海或者中国,它是我们正在面对的世界性文明危机的一部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