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救赎与大众想象--论本雅明眼中的“大众”及其如何成为可能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勇[1,2] 王冰冰[3]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2]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3]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113-117,共5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大众"无疑是本雅明眼中十分重要的范畴,但这一概念并非不证自明而毋宁说歧义丛生充满张力。现代机器制造出"大众"这一群体,因之导致传统艺术灵晕的消逝,而随机械复制出现的电影又使得大众表现自身成为可能,这一矛盾状态既让本雅明喟叹,又使他由衷的高兴。而从另一方面看,本雅明眼中的"大众"之作为个体和碎片的存在,显然又是同他带有神学色彩的历史哲学观相关联的。世界的碎片的存在是通向复归的必要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是不可能具备阶级或阶层意义的。虽然本雅明意识到大众的出现与资本主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还是倾向于从技术复制的角度谈论大众,这又使他多少带有技术主义的倾向。

关 键 词:本雅明 大众 机械复制 经验/体验 寓言与救赎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