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雪铭[1] 马韵[1] 邓卓霖[1] 龙喜带[2]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南宁530021 [2]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0年第11期846-84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 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33097);右江民族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和2008)
摘 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广西地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高暴露是该地区HCC高发的主要原因[1].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sir,NER)在修复AFB1诱发的DNA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C(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XPC)在NER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识别DNA损伤位点[2].该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第939密码子A→C可致氨基酸Lys→Gln置换,并影响表达产物的功能状态[2].XPCLys939Gln多态性与黑色素瘤、膀胱癌等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36].本研究以AFB1高暴露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HCC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期阐明XPC Lys939Gln多态性在HCC发病中的作用,为HCC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