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颖[1] 张蕾[1] 赵成艳[1] 

机构地区:[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大连116027

出  处:《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第12期2856-285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isdiagnostics

摘  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各种恶性肿瘤患者NAP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应用快速偶氮偶联法对237例多种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NAP活性和阳性指数检测,并分组配对与正常组进行参比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算出相关性。结果白血病组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毛细胞白血病(HCL)、浆细胞白血病(PCL)酶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M2、M4、全髓性白血病(PMS)酶的活性最低;肿瘤组中,骨髓瘤(MM)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恶性组织细胞病(MH)酶的活性消失为零,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P对不同恶性肿瘤治疗前后酶的活性有明显差异,可作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

关 键 词:碱性磷酸酶/分析 染色与标记/方法 中性白细胞 肿瘤/诊断 早期诊断 

分 类 号:R730.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