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巴金的《随想录》相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文燕 

机构地区:[1]福建师大文学院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206-207,214,共3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辜老师:您好!我萌生以书信的形式完成此次作业的想法,是在看了您发表在《东南学术》上的《期待与互动中的同构——巴金创作的共时接受研究》一文之后。您论文中有这么一段话:"90年代的大学生基本已属于社会转型后的青年,他们带着由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肥皂剧等一次性文化消费品培养出来的先在经验和年轻人容易产生的简单偏激的先在理解共同构成的期待视野阅读《随想录》,显然无法顺利进入文本,更无以与文本进行交流并产生意义。……只有在那些了解当代中国历史变迁,并熟知80年代文化语境的读者中,才能产生读者与本文‘视野融合’的最佳效果,才能谈得上文本意义的产生、接受与理解。"老师,这段话足以说明你对大学生的偏见。距离文章发表已经好几年了。

关 键 词:《随想录》 巴金 文本意义 期待视野 文化消费品 接受研究 社会转型 90年代 

分 类 号:I207.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