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解释体系的缺失与还原——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生[1]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  处:《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38-41,共4页

摘  要:哲学解释体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哲学的非哲学化解释,即哲学解释体系的"非人化"倾向、唯科学主义倾向和单纯的意识形态化倾向。哲学解释体系的缺失使哲学本性的恢复即哲学解释体系的还原成为必要,哲学解释体系的还原即向以人的价值、意义世界的哲学解释主题的还原,向人文世界的哲学解释视域的还原,反思、批判的哲学解释功能的还原。哲学教育改革应从单纯的科学知识传授转变为人文精神的传扬。

关 键 词:哲学解释体系 人文精神 哲学教育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