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兼”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劼[1,2] 李芳[1] 

机构地区:[1]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出  处:《求索》2011年第5期197-199,共3页Seeker

基  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省“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人文学视野下的白璧德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2-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说文非文,非文是文,是文学非文学。文学本真不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本然有他","本根在界","本相非己"。文学本真在文学的本源处隐现,非文的胚胎中已有文的成全,文学自性开张离不开本根处的深文隐蔚。在情态上说,文学亦幻亦真,与自然科学追求物质客体的必然性不同,文学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交织。文学兼性在根底处是檃栝的文德,文之德不离人之文、道之文,文学在人学的拘囿下探究的是文学的自本质,而忽略了文学是我非我孕育的场域,文学是一种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兼在、兼通、兼而化的存在,道之文因人文而天地参,人之文因道文而归化。

关 键 词:文学非文学 兼性 文德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