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劼

作品数:20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际商务谈判白璧德D.H.劳伦斯劳伦斯小说共赢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广西社会科学》《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璧德与“中庸”被引量:1
《学术界》2017年第1期207-214,共8页杨劼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美国化转化研究";GD14XZW17)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标志性成果培植课题"("中西方风体学大端问题趋通研究";14BZCG01)阶段性成果
把白璧德对"中庸"之道的借鉴放在中西方文化会通的坐标轴上,以白璧德的现代性问题为出发点,可以发现其"新人文主义"主要借鉴了"中庸"所蕴含的向内用力的"意志"要素,使其二元人性论强调的是"调和"而非"争斗";通过借鉴"天命"的赋予性,二...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 现代性问题 中庸 调和 超越性 
“中庸”与“中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之德性观的差异被引量:3
《理论界》2016年第7期98-103,共6页杨劼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美国化转化研究";GD14XZW17)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标志性成果培植课题"("中西方风体学大端问题趋通研究";14BZCG01)阶段性成果
孔子持"中庸是德性",而亚里士多德持"德性是中道"。孔子的"中庸"是德性的主词,其德性主要是伦理德性,有着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天人互动的"天命"观念;而亚氏所论的"中道"则是德性的谓词,其德性观包含着伦理德性和智性德性,侧重于分析的思...
关键词:德性 中庸 中道 语言逻辑 思维方式的差异 终极想象 
职场英语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定位问题被引量:1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0-63,共4页李芳 杨劼 
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大学英语融合性交互教学模式实证研究"(GDJG20142476)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主要从发展的视角探索职场英语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定位问题。职场英语教育是顺应了当前学生的语言基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人才规划等需求下的必然结果;职场英语可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的过渡或衔接课程,同时,这门课程可以在...
关键词:职场英语 大学英语教育 定位 
白璧德思想的“中国化”转换及其意义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6期54-65,共12页杨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基地纵向攻关培植项目"美学变革的前沿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白璧德的中国弟子不仅受到白璧德的深刻影响,而且基于中国的文化语境和问题对其思想进行了"中国化"的转换,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吴宓着重于对白璧德的道德宗教思想进行转换,梅光迪注重自由的自主性,梁实秋则强调理性的作用。转换过的白璧...
关键词:白璧德思想 “中国化”转换 意义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论欧文·白璧德的现代性问题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杨劼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人文类研究生改造知识结构问题求索"(11JGXM-MS24)攻关内容;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1ZGXM750010)阶段性成果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是对西方缺乏约束的现代性批判。白璧德认为近代西方文明扩张时代和内敛时代相互交替,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明丢弃了古典的和基督教的文化约束,而没有找到新的替代品。科学人道主义和情感人道主义泛滥,这两种类型的自...
关键词:白璧德人文主义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 扩张时代和内敛时代 人道主义批判 
论白璧德人文主义视阈中的“二元人性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9-92,96,共5页杨劼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11JGXM-MS24);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1ZGXM750010)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主张人内在具有两种法则,即"物之法则"和"人之法则",以"人之法则"来诊治西方自18世纪以来的"物之法则"的肆掠和僭越,即人内在的"更高意志"对"较低意志"进行控制以达到适度。这种"内在控制"以"生命辩证法"体现出来,这种...
关键词:白璧德人文主义 人之法则 二元人性论 生命的辩证法 更高意志 调和 
多向度的白璧德——国外白璧德研究评述
《理论界》2013年第6期46-49,14,共5页杨劼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人文类研究生改造知识结构问题求索"(项目编号:11JGXM-MS24)攻关内容;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院重大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1ZGXM750010)阶段性成果
国外白璧德研究呈现出多向度的特征,涉及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诸如哲学、宗教、政治、文学批评、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且都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和学科交叉意识。但国外研究者侧重于白璧德的西方文化传统和美国本土性特征,普遍缺少...
关键词:国外白璧德研究 新人文主义 多向度 会通 述评 
《人的境遇》中的文化想象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杨劼 李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子课题"人文学视野下的白璧德研究"(GDUFS211-2-039)和"人文学原理创新团队";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人文类研究生改造知识结构问题求索"(11JGXM-MS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的境遇》是一部西方哲理性概念小说。小说对人的命运的哲学沉思中隐含着作者的东方文化想象,这种想象是20世纪西方现代人的思想困惑在东方的心理投射,这与西方现代人的二元思维结构和分裂的世界观紧密相关,而其抗拒命运的途径中也...
关键词:《人的境遇》 命运 二元结构 文化想象 
《老子》的修身之道被引量:1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杨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子课题"人文学视野下的白璧德研究"(GDUFS211-2-039);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人文类研究生改造知识结构问题求索"(11JGXM-MS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从比较文化的视角对《老子》的修身之道进行了分析。《老子》中的修身之道具有"内向超越"的维度,这不同于西方的"外向超越"。在《老子》中身不离道,道不离身,体性一如,在与道俱化中无己成己,而道动于返,用于弱,归于化。
关键词:《老子》 修身之道 内向超越 与道归化 
文学的“兼”性
《求索》2011年第5期197-199,共3页杨劼 李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省“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人文学视野下的白璧德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2-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说文非文,非文是文,是文学非文学。文学本真不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本然有他","本根在界","本相非己"。文学本真在文学的本源处隐现,非文的胚胎中已有文的成全,文学自性开张离不开本根处的深文隐蔚。在情态上说,文学亦幻亦真,与...
关键词:文学非文学 兼性 文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