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对大鼠结肠炎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明智[1] 

机构地区:[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出  处:《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第4期60-61,共2页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摘  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菌群及黏膜肿瘤坏死因子(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40只Wistar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UC组)和益生菌治疗组(PC组)。PC组大鼠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悬液(2.2×109 CFU/只)灌胃治疗,1次/d,共4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炎症并评分,检测各组大鼠部分肠道菌群、肠黏膜中TNF-a、白细胞介素(IL)-6表达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其变化。结果 PC组大鼠结肠炎症评分较UC组明显改善(7.94±0.85比10.25±1.36,P<0.05),但未恢复至NC组水平(7.94±0.85比4.35±0.88,P<0.01)。PC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较UC组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和真菌则减少(P<0.05)。PC组血浆内毒素、TNF-a水平较UC组降低[内毒素:(93.33±21.22)pg/mL比(121.25±39.07)pg/mL;TNF-a:67.51±14.63比85.99±18.17,P值均<0.05],但高于NC组[内毒素:(93.33±21.22)pg/mL比(35.20±15.12)pg/mL;TNF-a:67.51±14.63比43.28±19.98,P值均<0.01]。与UC组比较,PC组IL-6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22±34.01比184.09±29.11,P>0.05),且高于NC组(155.22±34.01比108.73±37.35,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可调整肠道菌群紊乱,减轻大鼠结肠炎症,改善菌群紊乱、减少内毒素吸收及局部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关 键 词:双歧三联活菌 肠道菌群 细胞因子 

分 类 号:R574.6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