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Journal of Jiangxi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摘 要:偷渡犯罪集中发生于沿海及边境一带,其主要形式是通过海运或航空运输的形式将试图移居他国的人非法带出国边境,或者通过假证件混过海关检查而通过合法的方式出境。调查结果表明,偷渡组织者及实施偷渡者的主观恶性及犯罪心理有差异,偷渡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存在侥幸心理、畏罪心理及认知偏执型的特点。针对偷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促使态度改变的合理化策略,减轻偷渡嫌疑人对于说真话的不利后果的感知程度;灵活使用证据,通过运用暗示或间接使用证据等方式来达到较好的消除其侥幸心理的效果;利用偷渡案件团伙性特点,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从情感感化入手,降低偷渡犯罪嫌疑人的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易于接受侦查人员的说服中传递的信息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