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芬

作品数:36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侦查讯问未成年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公安学研究》《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形成机制、启动路径及模型建构被引量:1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李佳强 赵桂芬 
认知失调现象是指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体认知与自身内在追求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现象。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个体认知因素和侦查人员相关因素。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
关键词:审讯 犯罪嫌疑人 认知失调 如实供述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的编制被引量: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孙晨博 赵雪莲 赵桂芬 魏麟 车世琨 
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说服理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被害人劝阻研究”(2024yjsky028);202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一般项目“网络亚文化异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机制及干预引导研究”(SCJJ23MGC49);202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电信诈骗被害人被骗心理机制及预警劝阻对策”(L23BSH004)。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受骗易感性 大学生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电信网络诈骗中90后被害过程研究被引量: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2-66,共15页孙晨博 赵桂芬 
“双一流”建设经费资助研究机构科研项目“新型犯罪打击治理前沿问题研究”(2023FZB01)。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被害群体中,90后占比较大,是该类型犯罪的主要被害群体之一。通过对90后被害人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逐级编码,研究得到诈骗者行为、被害人心理、被害人行为、被害人个性、被害人信任倾向、...
关键词:90后 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人 被害过程 
侦查人员可信度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内疚感与供述有利性认知的多重中介模型被引量: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4-74,共11页赵雪莲 赵桂芬 
公安部科技项目“以实战化为导向的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2018LLYJSCST075)。
为考察侦查人员可信度对犯罪嫌疑人供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2名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可信度并不能直接显著预测供述行为,但可以通过内疚感、供述有利性认知的独立中介作用和“内疚感→供述有利...
关键词:侦查人员可信度 内疚感 供述有利性认知 供述行为 
犯罪嫌疑人罪责感的理论建构与实证考察被引量: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31-40,共10页赵桂芬 
罪责感作为犯罪嫌疑人心理现象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涉及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共性的观点是认为罪责感包括了自我谴责的情感和对罪责的感知。对罪责感的构成进行分析,发现罪责感的核心是对刑事责任的感知,一些犯罪嫌疑人会表现出不...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 罪责感 内疚 羞耻 供述 
犯罪嫌疑人拒供态度改变的结构化引导方法研究被引量:13
《公安学研究》2021年第5期32-52,122,123,共23页赵桂芬 
犯罪嫌疑人拒供态度是犯罪嫌疑人不接受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情感反应等而形成的对供述行为的综合性评价和拒绝供述的行为倾向。通过讯问转变犯罪嫌疑人的拒供态度是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希望实现的目标。犯罪嫌疑人拒绝...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 供述态度 拒供 侦查讯问 态度改变 
相对消极型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65-70,共6页肖国庆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0bsky002)。
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该制度实践状况的考察,发现了部分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借鉴律师在场制度及亲情会见制度以构建相对消极型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即在办案机关询问、讯问未成年人的过程中...
关键词:未成年人 合适成年人在场 相对消极 实质化 
宗教极端主义组织招募的心理策略研究被引量: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2-19,共8页赵桂芬 
2017年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项目“国外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心理学研究”(2017-GMB-056)
宗教极端主义组织极易滋生政治性目的,因而需要招募更多的愿意献身于组织的个体加入。组织在招募成员的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心理吸引策略来影响潜在的受众。国外从事极端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对于宗教极端组织吸引成员的心理策略进行了...
关键词:宗教极端主义 心理吸引策略 认同 身份危机 
合肥市某看守所在押人员拘禁期间心理现状调查被引量:1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8年第2期107-110,140,共5页张虹 赵桂芬 孙业桓 
目的了解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现状,以便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高在押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在押人员的管理和改造。方法采用《在押人员拘禁心理测量问卷》对488名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特征问卷调查,同时调查在押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
关键词:拘禁心理 在押人员 心理健康 
国外侦查讯问中识别谎言方法的新进展及启示被引量: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5-81,共7页沈志宏 赵桂芬 
侦查讯问中识别谎言的方法近几十年在国外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范式从对非言语行为的观察到对言语行为的分析之间交互转换。近期,通过使用证据的策略来发现犯罪嫌疑人陈述之间以及陈述与证据之间不一致的言词提问方式是研究的热点,国外...
关键词:侦查讯问 识别谎言 使用证据策略 言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