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形成机制、启动路径及模型建构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tarting Path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Suspect's Cognitive Dissonance during Interrog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佳强 赵桂芬[1] LI Jia-qiang;ZHAO Gui-fe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出  处:《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Journal of Guangxi Police College

摘  要:认知失调现象是指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体认知与自身内在追求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现象。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个体认知因素和侦查人员相关因素。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过“改变决定中涉及的被择物的吸引力”“在选择所涉及的被择物中建立认知重叠”“改变或撤销自己的行为”三种方式来避免认知失调。据此,应从失调差异的察觉、失调情绪的唤醒与失调程度的判断、失调压力的调节、改变拒供行为四个方面来构建认知失调应用的结构化模型。

关 键 词:审讯 犯罪嫌疑人 认知失调 如实供述 

分 类 号:D918[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