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述

作品数:1396被引量:110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桂芬陈欢樊崇义陈瑞华罗大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侦查人员视角下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决策影响因素探究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管海欣 李雪艳 
南京警察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RWYB202101)。
犯罪嫌疑人作为刑事案件的被调查对象,其所做出的每一次决策都影响着自身的命运以及案件的整体进展。影响犯罪嫌疑人作出供述决策的因素繁多。扎根理论使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实证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发展概念和建构理...
关键词:侦查讯问 有限理性 扎根理论 决策 
以直播卖货为名诈骗700人获刑2年
《法庭内外》2025年第2期12-12,共1页段倩倩 
男子采用直播卖货方式,在无实物的情况下,虚构售卖电动自行车事实,先后骗取700余人共计22万余元。近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任某有期徒刑2年,罚金2万元。2022年6月至7月,被告人任某伙同王某、张某(均已判决)采用直...
关键词:如实供述 电动自行车 诈骗罪 北京市海淀区 公安机关 投案 被害人 直播 
浅析自动投案的认定
《职工法律天地》2024年第12期36-38,共3页李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六十七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的具体情形.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关键词: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 一般自首 特别自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司法解释 《刑法》 认定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形成机制、启动路径及模型建构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李佳强 赵桂芬 
认知失调现象是指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体认知与自身内在追求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现象。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个体认知因素和侦查人员相关因素。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
关键词:审讯 犯罪嫌疑人 认知失调 如实供述 
经通知到案型自动投案的司法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28期24-28,共5页黄伯青 阳韵 
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编号:2024-18-1-300-001。
【裁判要旨】经通知到案能否成立自动投案,关键在于行为人有无投案的主观意愿。投案意愿须结合全案已查实的客观事实,尤其是行为人到案前后的客观行为表现综合认定。其中,经其他事由通知到案认定自动投案应当从严把握,对于侦查机关已经...
关键词:自动投案 犯罪事实 如实供述 犯罪证据 司法认定 侦查机关 充分证据 强制措施 
避免走入孤证的理解误区
《法律与生活》2024年第9期82-83,共2页赵鹏 
《刑事诉讼法》第55条第1款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规定为我...
关键词:被告人供述 证据确实 证据裁判原则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法庭 理解误区 口供 
协助抓捕同案犯型立功的认定问题
《人民司法》2024年第26期38-42,共5页魏吉锋 乔斌 
【裁判要旨】被告人归案后主动提供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同案犯作案之后使用的手机号码等信息,该类信息并非犯罪前和犯罪中掌握,已明显超出如实供述的范畴,公安机关据此利用技侦手段抓获犯罪分子,虽然该被告人并未亲自带领抓捕,但应当认...
关键词:立功表现 犯罪分子 如实供述 同案犯 主客观统一 裁判要旨 手机号码 抓捕 
犯罪嫌疑人供述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管海欣 郑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费学科科研项目“侦查学双一流专项”(2023SYL02)。
犯罪嫌疑人供述中所作出的决策影响着自身的命运以及案件的整体进展。框架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为考察犯罪嫌疑人在供述决策中的框架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3名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
关键词:框架效应 供述决策 沟通关系 社会支持 
论心理咨询技术在临界供述中的运用——以心理同情方法为例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周伟龙 乔顺利 赵岐智 
2023年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犯罪心理画像应用领域拓展研究”(D2023004);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22年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一般项目)“基于被害人实证分析的电信网络诈骗心理控制机制研究”(2022YCYB26)阶段性成果。
临界供述作为侦查讯问环节的核心阶段承担着向供述转化的关键任务,提高临界供述的侦查效率成为解决讯问过程的关键问题。通过厘清临界供述、临界供述心理的概念以及传统临界供述讯问中产生的问题,引入心理同情方法在临界供述中的运用,...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术 临界供述 心理同情方法 
上蔡:“检护民生”使198亩小麦颗粒归仓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5期35-35,共1页张燕蕾 
5月30日上午,家住河南省上蔡县某村的冯某正在家中高高兴兴地忙着晾晒麦子。而几天前的他还心乱如麻,因为涉嫌犯罪,他一直被羁押在县看守所里,家里198亩麦子的收割问题成了他最大的心病。2024年2月3日,上蔡县公安机关查获一起开设赌场案...
关键词:开设赌场 如实供述 案件移送 检察机关 审查逮捕 情绪失控 河南省上蔡县 看守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