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博[1,2] 李弼民[1] 何文华[1] 刘志坚[1] 张焜和[1] 陈江[1] 刘戈云[1] 张新华[1] 朱萱[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南昌330006 [2]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州510317
出 处:《广东医学》2011年第11期1391-1394,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91008)
摘 要:目的体外观察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细胞凋亡、NF-κB核易位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肝星状细胞(HSC-T6)进行分组,A组:瘦素(100 ng/mL)刺激组;B组:瘦素+熊果酸(50μmol/L)组;C组:瘦素+N-乙酰-L半胱氨酸(10 mmol/L)组;D组:空白对照组。检测DCF荧光强度(反映ROS水平)、细胞凋亡率、NF-κB(P65)核移位率、XIAP mRNA的表达。结果 (1)A组HSC-T6细胞内DCF荧光强度明显强于D组,B、C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低于A组(均P<0.001)。(2)A组在48 h的HSC-T6细胞凋亡率低于D组(P<0.05);B组在48 h的HSC-T6凋亡率不仅明显高于A组(P<0.001),而且高于C、D组(均P<0.05)。(3)A组细胞NF-κB核移位率显著高于D组(P<0.001);B、C组的NF-κB核移位率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01)。(4)瘦素作用HSC-T6细24 h的XIAP mRNA表达显著高于D组(P<0.01);B、C组在12、24 h的表达均低于A组(P<0.01或P<0.05)。结论熊果酸能抑制瘦素刺激HSC-T6细胞引起的ROS产生,并能诱导HSC-T6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S对NF-κB的活化,下调XIAP基因表达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