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虫等生物群在非史密斯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为例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克信[1] 黄继春[1] 殷鸿福[1] 王国灿[1] 王永标[1] 冯庆来[1] 田军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中国科学(D辑)》1999年第6期542-550,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土资源部资助

摘  要:造山带混杂岩地层构成的主要特色是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 (块 )或重叠、或位移、或缺失 ,形成现今统一的混杂物质场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方法则通过混杂堆积中的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分析 ,着重了解各构造岩片的原生生成时代、相环境、古大地构造背景和变形变质历程 .根据在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中新发现的放射虫、孢粉、遗迹化石等资料 ,对该混杂岩带的构造岩片 (块 )时态、相态进行了研究 ,为阿尼玛卿造山带的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细解剖新资料 .

关 键 词:非史密斯地层 放射虫 混杂岩带 造山带 生物群 

分 类 号:P53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2.2[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