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

作品数:4173被引量:30975H指数:10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郑永飞张国伟王涛肖文交高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库车拗陷中生代成盆构造背景与天山造山带古地貌演变——多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限定
《地质论评》2025年第2期655-669,共15页黄少英 雷钰薇 罗彩明 段云江 亢茜 吴鸿翔 王子一 章凤奇 程晓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编号:42372244,42077223)的成果。
库车拗陷位于天山造山带东南缘,其中生代成盆构造背景和古地貌长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系统搜集和分析库车拗陷的拜城、黑英山、库车河等中生界剖面碎屑锆石样品16件、共计1406个U-Pb测年数据,与来自伊犁和准噶尔南缘的中生代盆地的17件...
关键词:库车拗陷 中生代 碎屑锆石U-PB年龄 成盆构造背景 古地貌格局 
北山造山带千条沟地区花岗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地质科学》2025年第2期537-549,共13页鲍育敏 李龙明 张帅 林寿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北方山系西拉木伦与贺根山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1904)资助。
北山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存在争议,前人提出了多种不同模式。本文以北山造山带北部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千条沟地区的花岗质岩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并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提供制约。LA-ICP-MS锆石U...
关键词:早二叠世 千条沟地区 花岗质岩石 锆石U-PB定年 北山造山带 
折射Pg波层析成像揭示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上地壳结构
《地学前缘》2025年第2期346-356,共11页曹力夫 王海燕 李文辉 侯贺晟 王光文 庞永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115);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217,DD2022164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07YFC0601301)。
兴蒙造山带是由众多微陆块、岛弧、增生楔和蛇绿岩(洋壳残片)等构成,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最终拼合等重要信息,其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各地质体之间的...
关键词:宽角反射与折射 兴蒙造山带 松辽盆地 二连盆地 地震层析成像 
北山地区洗肠井蛇绿岩带两侧变质沉积岩的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岩石学报》2025年第4期1338-1351,共14页田健 张永 辛后田 张国震 滕学建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40027)资助.
造山带中沉积作用的研究对于探讨俯冲过程及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洗肠井蛇绿岩带分布在北山造山带中部,向西与红柳河-牛圈子-白云山蛇绿岩带相连,蛇绿岩带两侧发育广泛的早古生代地质体。本次工作通过对洗肠井蛇绿岩带两侧变质沉积...
关键词:北山造山带 奥陶纪地层 塔里木板块 中天山地块 早古生代俯冲作用 
古亚洲洋在北山地区的闭合位置:来自大地电磁三维各向异性结构的约束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3期1028-1053,共26页孙泽林 肖骑彬 董泽义 张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344215,4197409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IGCEA1907,IGCEA2411)联合资助。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包含多个近东西向展布的古生代增生单元、洋壳俯冲残余以及大型韧性剪切带,是研究古亚洲洋闭合以及中亚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关键部位.其中,南天山—索伦克缝合带在北山地区的位置厘定直接影响到对古亚洲...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法 三维各向异性反演 古缝合带 北山 中亚造山带 古亚洲洋 
胶-辽-吉造山带东部古元古代构造活动新记录:来自吉林省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的启示
《世界地质》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臧兴运 吕鹏 王聚胜 李斌 闫冬 孙伟国 李翱鹏 王永胜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区创基金项目(QCJJ2022-20)。
为制约胶-辽-吉造山带东部的构造演化,笔者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对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的岩石成因、成岩构造背景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辉长岩、碳酸岩...
关键词:变辉长岩 碳酸岩 古元古代 大兴铁矿区 胶-辽-吉造山带 吉林省 
中国奥陶纪地理分区的再认识
《古地理学报》2025年第1期16-31,共16页王建坡 汪啸风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30218,DD20242327)资助。
中国大陆地壳在奥陶纪时由华北、扬子、塔里木三大陆块及围绕它们的诸多微陆块和造山带组成。基于陆块、微陆块和造山带等不同属性地体的识别特征,按陆块、洋板块中的微陆块、造山带和疑问块体4种类型,分别阐述它们在中国奥陶纪的发育...
关键词:奥陶纪 微陆块 造山带 地理分区 新认识 
序言
《地球化学》2025年第1期1-2,共2页肖文交 刘希军 毛启贵 敖松坚 宋东方 
造山带壳幔作用及其资源能源效应是国际学术前沿。造山带壳幔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专辑集结了多篇关于造山带壳幔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不同区域和矿床类型,揭示了构造背景、岩浆演化、成矿过程等因素对矿产及油气资源形...
关键词:矿床类型 壳幔作用 油气资源 岩浆演化 成矿过程 构造背景 成矿地球化学 造山带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Ni-Co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橄榄石成分和全岩S同位素制约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5年第2期453-475,共23页陈文 陈列锰 于宋月 李大鹏 吴树宽 王治安 
中国科学院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XDA043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3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0804403、2022YFC29035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801)联合资助.
东昆仑造山带不仅产出世界级夏日哈木Ni-Co硫化物矿床,也产出多个同时代的含岩浆硫化物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如石头坑德。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岩体具有相似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但二者的成矿规模明显不同,这些异同点为探讨造山带环境幔...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岩浆硫化物矿床 橄榄石 S同位素 
中亚造山带洋脊俯冲的主要特征与研究进展
《地球化学》2025年第1期3-23,共21页刘希军 肖文交 肖尧 刘鹏德 宋宇嘉 黄雯敏 张治国 刘潇 
广西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类项目(桂科ZY2119503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538)联合资助。
洋脊俯冲指扩张洋脊与俯冲带交叉,随俯冲板片俯冲到地幔的现象,是现代大洋板块动力学系统中普遍且重要的地质过程。由于洋脊的特殊结构和形态,其对板块俯冲角度、俯冲带热结构、岛弧岩浆作用产生、陆壳增生及金属成矿有重要控制作用,因...
关键词:洋脊俯冲 板片窗 中亚造山带 陆壳增生 成矿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