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作品数:12被引量:2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应力场动力学背景变质核杂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科学通报》《岩石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山造山带千条沟地区花岗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地质科学》2025年第2期537-549,共13页鲍育敏 李龙明 张帅 林寿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北方山系西拉木伦与贺根山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1904)资助。
北山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存在争议,前人提出了多种不同模式。本文以北山造山带北部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千条沟地区的花岗质岩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并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提供制约。LA-ICP-MS锆石U...
关键词:早二叠世 千条沟地区 花岗质岩石 锆石U-PB定年 北山造山带 
依兰‒伊通断裂带晚中生代走滑与伸展构造变形及其应力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3年第4期711-733,共23页顾承串 朱光 赵田 李云剑 张帅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902212、42102265、41802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213)联合资助
NE走向、延伸超过900km的依兰‒伊通断裂带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大型断裂构造。然而关于该断裂带起源型式、伸展变形特征以及初始断陷时间长期以来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依兰‒伊通断裂带起源期和伸展构造变形规律、变形时间以及应力场特...
关键词:早白垩世 左行走滑 伸展断陷 应力场 依兰‒伊通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起源与大陆斜向汇聚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22年第10期3410-3425,共16页陆元超 朱光 尹浩 张帅 牛漫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30213)资助的成果。
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的汇聚过程中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该断裂带的起源机制,涉及到这两个大陆板块的汇聚方式。可是,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却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依据郯庐断裂带内部及其两侧前陆上构造与年代学研究...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起源 左行平移 大陆斜向汇聚 前陆变形 嵌入式碰撞 三叠纪 
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地壳变形规律与动力学被引量:2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9期1420-1443,共24页朱光 陆元超 苏楠 吴晓冬 尹浩 张帅 谢成龙 牛漫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30213,41688103)资助。
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出现在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这期间的地壳变形规律是揭示其破坏过程与动力学的重要途径.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发生了强烈的伸展活动,代表性的地壳变形产物为变质核杂岩、伸展穹窿与裂谷盆地.变质核杂岩集中在克拉通的南、...
关键词:克拉通破坏峰期 变质核杂岩 伸展穹窿 裂谷盆地 动力学背景 
辽东五龙金矿区成矿期构造过程与岩脉就位机制被引量:21
《科学通报》2018年第28期3022-3036,共15页肖世椰 朱光 张帅 刘程 苏楠 尹浩 吴晓冬 李云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60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86)资助
五龙金矿是华北克拉通东部辽东矿集区的典型代表,属于石英脉型金矿.但是,对于其构造控矿机制长期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次构造与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初经历了近南北向挤压,形成了多条北东走向左行平移断裂,及其派生的共轭剪破裂....
关键词:五龙金矿 伸展活动 岩脉就位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肥东杂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兼论下扬子地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历史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18年第3期551-568,共18页李云剑 朱光 顾承串 张帅 刘程 牛漫兰 苏楠 肖世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228)的成果~~
近年来在下扬子西缘地区厘定的一系列新元古代火成岩,为认识该区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历史与规律提供了窗口。结合本次与前人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指示下扬子地区张八岭群、肥东杂岩与董岭杂岩内变火成岩的原岩时限分别为767~748 Ma...
关键词:下扬子地区 岩浆活动 新元古代 张八岭群 肥东杂岩 董岭杂岩 
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被引量:8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415-435,共21页朱光 刘程 顾承串 张帅 李云剑 苏楠 肖世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186;914143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2)资助
北东-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为滨太平洋构造的典型代表.该断裂带晚中生代的演化过程是古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俯冲作用的结果,也指示了后者的俯冲历史.继中三叠世起源之后,郯庐断裂带在中侏罗世末首次复活...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左行平移 伸展活动 伊泽奈崎板块 太平洋板块 
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时代与源区的碎屑锆石证据被引量:23
《地质论评》2017年第4期955-977,共23页王薇 朱光 张帅 刘程 顾承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2)的成果~~
合肥盆地位于大别造山带北侧、郯庐断裂带西侧,其发育过程与这两大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部与东部出露的中生代砂岩与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从而限定了各组地层的沉积时代,确定了火山岩喷发时间,指示了沉积物...
关键词:合肥盆地 碎屑锆石 U-PB定年 沉积时代 沉积物源区 
辽-吉造山带东南边界位置探讨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17年第24期2814-2828,共15页张帅 朱光 顾承串 刘程 李云剑 赵田 王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60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414301)资助
华北克拉通内部的辽-吉造山带,代表着东部陆块的汇聚带.然而,这一重要构造带的东南边界位置长期没有准确地限定,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本文选择丹东地区基底内变沉积岩与变形-变质侵入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丹东地区多处残...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基底 辽-吉造山带 东南边界位置 锆石U-PB定年 古元古代 
依兰-伊通断裂新构造活动规律分析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6年第2期594-618,共25页翟明见 朱光 刘备 顾承串 张帅 林少泽 宋利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86)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099)资助.
作为郯庐断裂带北段主干的依兰一伊通断裂,其新构造活动性与活动规律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次工作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该断裂内活断层广泛存在,由东、西两支北东走向的主干活断层构成,沿着古近纪地堑边界断层发育。这些活断层...
关键词:依兰-伊通断裂 活断层 运动学 应力场 最新活动时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