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漫兰

作品数:105被引量:1487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地球化学岩石圈减薄合肥盆地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稀土学报》《高教学刊》《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IS3至MIS1时期闽东沿海地区高分辨率沉积与孢粉地层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王继龙 戴璐 丁大林 曾剑威 吴中海 牛漫兰 王凤 彭博 武彬 张艺武 于俊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生态地质调查”(DD20221778);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MPG-22-0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23129)。
为探究气候与环境剧烈转变背景下沉积物及古植被的响应特征,在前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MIS3时期至MIS1早中期的沉积与孢粉地层数据,重建了古植被与沉积演化序列,讨论了古植被、沉积特征对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的关系...
关键词:MIS3—MIS1 孢粉组合 气候演化 HEINRICH事件 宁德三都澳 
安徽巢湖地区早白垩世煌斑岩的形成年代、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科学》2024年第5期1412-1437,共26页陈泽雨 牛漫兰 刘航 朱光 王磊 衡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241,417722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JZ2022HGQA0209)资助。
煌斑岩是一种典型的富含挥发分的超基性—中性岩,作为深部幔源岩石,能很好地反映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属性,为探究地球的深部构造和岩浆过程提供了有利窗口。本文以巢湖地区东南部的闪斜煌斑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相学研究的基...
关键词:巢湖闪斜煌斑岩 郯庐断裂带南段 早白垩世 辉石岩地幔源区 岩石成因 
基于降雨强度-历时评价边坡稳定性--以安徽省3个边坡为例被引量: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年第6期1380-1388,共9页钟凯 谭晓慧 牛漫兰 许龙 孙健 王夺 
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1-k-7,JZ2022AGKJ0005)。
为了探究降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降雨阈值曲线,利用FLAC 2D 7.0数值模拟软件对安徽省3个小型边坡进行饱和-非饱和渗流及稳定性分析,获取了边坡安全系数随降雨强度和历时的变化趋势。边坡监测位置处孔隙水压力与饱和度的变化结...
关键词:滑坡灾害 降雨入渗 数值模拟 降雨强度 降雨阈值曲线 安全系数 渗流分析 安徽 
郯庐断裂带南段早白垩世镁铁质岩墙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地质科学》2023年第3期837-863,共27页钱涛 牛漫兰 李晨 吴齐 苑潇宇 李秀财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228,41172201)资助。
地壳再循环物质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不均质的地幔源区,其衍生的镁铁质岩浆岩为揭示地幔演化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内张八岭隆起南段肥东地区镁铁质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定年,获得年龄集中在127~122 Ma。镁...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早白垩世 镁铁质岩墙 岩石成因 地幔源区 
柴北缘构造带东段乌兰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地质科学》2022年第4期1103-1129,共27页张金鹏 牛漫兰 李晨 李秀财 孙毅 苑潇宇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246,41272221,41902235)资助。
柴北缘构造带内发育大规模的印支期花岗岩,其成因过程和构造背景仍存在争议。为确定该地区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和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本文选取柴北缘构造带东段乌兰地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
关键词:印支期 花岗岩 柴北缘构造带 古特提斯洋 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郯庐断裂带起源与大陆斜向汇聚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22年第10期3410-3425,共16页陆元超 朱光 尹浩 张帅 牛漫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30213)资助的成果。
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的汇聚过程中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该断裂带的起源机制,涉及到这两个大陆板块的汇聚方式。可是,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却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依据郯庐断裂带内部及其两侧前陆上构造与年代学研究...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起源 左行平移 大陆斜向汇聚 前陆变形 嵌入式碰撞 三叠纪 
新形势下《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高校地质学报》2022年第3期347-351,共5页牛漫兰 徐利强 孙毅 李秀财 谢建成 李加好 沈越峰 
安徽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20kcszjxms099);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JS2018JYRW0192);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地球科学概论》(2021kcszsfkc321)联合资助。
在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和交叉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地球科学也逐步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科特色发展,需要对地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样化创新,构建新时代地学拔...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地壳变形规律与动力学被引量:2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9期1420-1443,共24页朱光 陆元超 苏楠 吴晓冬 尹浩 张帅 谢成龙 牛漫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30213,41688103)资助。
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出现在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这期间的地壳变形规律是揭示其破坏过程与动力学的重要途径.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发生了强烈的伸展活动,代表性的地壳变形产物为变质核杂岩、伸展穹窿与裂谷盆地.变质核杂岩集中在克拉通的南、...
关键词:克拉通破坏峰期 变质核杂岩 伸展穹窿 裂谷盆地 动力学背景 
“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被引量:12
《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24期121-124,共4页李加好 牛漫兰 李强 
2020年度合肥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构造地质学”(KCSZ2020011);2018年度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JS2018JYRW0192);2019年度安徽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发挥党支部政治作用,服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以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为例”(2019JYXM0038)。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课程思政”的具体操作策略和考核评价标准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就当前“课程思政”面临的问...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元素 教学过程 
造山带中增生楔识别与地质意义被引量:9
《地质科学》2021年第2期430-448,共19页闫臻 付长垒 牛漫兰 张继恩 肖文交 王宗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241,41672221,41702239,420722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统筹科研项目(编号:S2007)资助。
增生楔主要由海沟复理石、远洋—半远洋沉积和洋岛/海山等大洋板块地层岩石及蛇绿岩共同构成,是汇聚板块边缘古俯冲带构造—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以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双冲断层和紧闭—倒转褶皱,以及片理、碎裂构造、小型褶皱、膝折等...
关键词:增生楔 大洋板块地层 海山 俯冲极性 造山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