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磊[1]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5-88,共4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11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法学方法创新研究--宪法学结论特殊性视角的研究"[项目编号:CLS(2001)C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之辩的中国语境 基于不同知识结构与理论使命,不同的学者对同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不可能总是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判断,多元的宪法理论于是应运而生。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之辩,正是在中国宪法学理论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中产生的一朵浪花。
关 键 词:宪法学 政治 分歧 中国语境 知识结构 时代精神 宪法理论 法学理论
分 类 号:D91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