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阿兵[1]
出 处:《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JBS10042);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zwd017)
摘 要:不同于前辈作家的经历和记忆,造就了"后知青作家"不同的苦难意识和创作景观。"后知青作家"大都选取"生长"作为追溯苦难的意义空间;在他们笔下,主人公们荒芜恣肆的生长过程,往往蕴藏着自由与苦难的辩证法。然而,随着时代语境的更换,对于苦难的自由想像日益面临着失去历史本质的危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