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510060
出 处:《医学信息》2011年第13期4439-4440,共2页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摘 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显示中国胃癌人口调整死亡率为男性40.8/10万,女性18.6/10万,且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比例不足10%[1]。近期国内、外的临床研究[2-4]表明胃癌的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时间,这一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Frei[5]于1982年首先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化疗,系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全身或局部化疗,是在治疗头颈、乳腺、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实体肿瘤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1989年Wilke等首先[6]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由于患者在化疗时在焦虑、恐惧、怀疑及否认等心理问题,且化疗的毒副反应更易出现,反应更明显。本文针对胃癌患者于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的静脉炎、药物外渗、恶心呕吐、心理障碍等不良反应及饮食指导从护理方面作一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