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书灿[1]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1年第2期34-41,共8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摘 要: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学术实践中,颇为重视民族学材料的价值和作用。郭沫若先生的研究表明,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尝试性结合民族学材料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仅方法是科学的,而且方向也是正确的。由于时代的局限,郭先生在运用民族学材料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学术实践中,也暴露出若干严重的不足。以后,郭沫若先生在唯物史观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完成了与徐中舒先生"古史三重证"方法论的分野。在不同的学术路径下,郭沫若先生和徐中舒先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分别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从而为学术界提出了不少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并由此不断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