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儒评《骚》看两汉文学接受的异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新华[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100-104,共5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项目批准号:05BZW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及其作品在汉代曾引起广泛的争论,尽管刘安、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等人对屈骚的评价有褒有贬,但他们的批评取向却十分一致:这就是竭力将屈骚评论纳入经学的轨道,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屈原人格及其作品思想性评价的根本准则,以至于从根本上遮蔽和消解了屈骚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和艺术特色。因此,汉儒对屈骚的接受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学的接受,而不是文学的接受。对两汉文学接受的这一异化现象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此期文学接受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关 键 词:汉儒 屈骚评论 经学接受 文学接受的异化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