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晓霞[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9-24,共6页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区域和谐文化培育研究"(项目编号:08X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8JA880052)阶段成果
摘 要:梳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60年所经之历程,从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自在阶段"(即多元文化萌芽阶段)与"自为阶段"(即多元文化探索阶段,开始尝试走向多元文化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形势下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更有效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之一。在我国民族政策由强调"差异性"向"共性"的转换——即寻找各民族间的"重叠共识"的过程中,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国家课程地方化课程-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顺应了时代需求,担负起全球多元一体背景下促进未来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之使命。The Course of National Unity has a history of 60 years in China,which mirrors China'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ree stages,the initial stage,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mature stage.In the new situation,this course follows the government policy for finding common points rather than differences and keeps up with the times for enhanc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up-coming citizen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