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作品数:15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邵晓霞傅敏赵岩李玲关冰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论坛》《青海教育》《新课程研究(下旬)》《信息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景颇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设计
《文学少年》2020年第19期0304-0304,共1页杨玉雪 王瑞花 多荣 
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中《景颇族的风俗习惯》这一章节为例,向读者展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民族团结 景颇族 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 
浅议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师》2017年第32期108-109,共2页王红梅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专项课题“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系统化与长效机制研究”(JG16ZXTZB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民族团结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性因素,民族团结教育也是民族院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民族院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民族院校 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认同度调查研究——以新疆部分中学为例
《民族论坛》2016年第6期94-98,共5页邵晓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研究"(14XMZ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团结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核心问题之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学校实现民族团结的主要依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新疆地区民族学校、汉族学校、民汉合校三类学校中,民汉合校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认同度最高,且与民族...
关键词:民族团结 课程认同 文化基因 
从“活动”到“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诉求——试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意蕴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年第4期24-26,共3页邵晓霞 
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批准号:TSA1139)、“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研究”(批准号:TSY201220);甘肃高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批准号:2013A-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究”(批准号:GS[2013]GHBZ090)的阶段性成果
全球化对各国民族教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诉求,民族团结教育从“活动”走向“课程”,这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对其的回应。然而,实施之初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在目标、性质、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所充溢的课程意蕴尚不明晰.需要从学理层...
关键词:综合目标 公民教育 多维价值取向 
寓德育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尝试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9期60-61,共2页吴丽微 
【教学背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相应的我们国家开设了很多少数民族学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巩固我们的民族团结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 教育课程 少数民族学校 多民族国家 德育 教学背景 课堂教学 聚居地 
论国家地方化课程及其实现——兼述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定位被引量:1
《基础教育》2012年第2期18-23,共6页邵晓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区域和谐文化培育研究"(项目批准号:08X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08JA880052)
国家地方化课程是遵照国家课程意旨并为适应地方需要而加以调适的课程,它能够满足课程价值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其出现取决于课程价值的多维取向,课程政策的"亦此亦彼"之需以及课程形式的"实然"与"应然"之双重特性。而该课程的实现须要求...
关键词:国家地方化课程 课程主体多元化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从运动到制度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历程——兼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时代背景被引量:2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1-6,共6页邵晓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区域和谐文化培育研究"(08X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8JA880052)
文章在分析美、加、澳、英等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讨论了多元文化教育从运动到制度化的历程,并指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亦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启示:...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制度化 民族团结教育 
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被引量:2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9-24,共6页邵晓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区域和谐文化培育研究"(项目编号:08X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8JA880052)阶段成果
梳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60年所经之历程,从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自在阶段"(即多元文化萌芽阶段)与"自为阶段"(即多元文化探索阶段,开始尝试走向多元文化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形势下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模式发展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被引量:23
《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130-135,共6页邵晓霞 傅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区域和谐文化培育研究"(08X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8JA880052)
个人文化身份认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据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个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分为六个阶段:文化心理束缚、文化封装、文化身份厘清、二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反思性文化主义,及全球化主义和全球适...
关键词:文化身份认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课程意义 
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奠基——教育部、国家民委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被引量:3
《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2期27-28,共2页赵岩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10个学时.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14个学时。这是日前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发布的《...
关键词:民族团结 教育课程 教育部 中小学 民族向心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凝聚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