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

作品数:3107被引量:9754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万明钢高承海尹可丽陈茂荣樊义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命情感、家国记忆、民族认同:汤显祖岭南贬谪诗风物书写的三重维度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44-49,共6页蔡龙威 李晶晶 
202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化润边:南宋朝江西籍谪宦文人的贬地书写与民族贡献研究”(24WX03);202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宋代流贬江西文人遗迹资源的分类整理与文学研究”(ZGW23102);2023年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汤显祖岭南贬地诗歌书写研究”(23SK04);2023年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VR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SZUDHYW2023—1147)。
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汤显祖慷慨上疏指陈时弊后被贬岭南。其在岭南广泛游历各地,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描写岭南风物的诗歌作品。不同于其戏曲作品的时代启蒙意义旨归,在岭南贬谪诗中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真挚的个体化情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作...
关键词:汤显祖 岭南贬谪诗 生命情感 家国记忆 民族认同 
“龙船变革”下的民族认同机制——以道口头铺二三道街“龙船会”为个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6-10,共5页付晓丰 
龙的崇高性自古以来就深植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早已缔结为中华民族世代传衍的精神叙事与文化根脉。滑县道口头铺的“龙船会”作为龙文化与火神信仰文化相互交织的地方民俗活动,不仅区别于传统旱船体制,而且是对原始图腾社会遗俗的文化...
关键词:旱龙船 道口庙会 龙图腾 民族认同 
西南地区跨族际通谱中的中华民族认同实践——以《杨再思氏族通志》为例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6-77,共12页吴淼 雷霖 
湖南省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湘西少数民族跨族际通谱研究”(XSP2023FXC078)。
西南地区多民族在共同姓氏基础上编修的《杨再思氏族通志》,是展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典型文本。主要表现为包括中华民族历史起源认同、中华民族历史进程认同、中华民族历史事件认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认同;包括中华民族政治交往认同、...
关键词:跨族际通谱 中华民族认同 杨再思氏族通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党员干部之友》2025年第3期61-61,共1页良成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卡姆 艺术成分 聚居区 文化语境 民族认同 宗教信仰 维吾尔族 
理论·价值·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塑造中国边疆民族认同的逻辑探赜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崔家胜 王彦龙 
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主张之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通过理论指导、文化交流互鉴和拓展国际视野等具体形式对塑造边疆民族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巩固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民族认同 逻辑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渗透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5年第12期101-103,共3页李小龙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探讨家国情怀的内涵,并提...
关键词: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学 价值观 民族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建构、桎梏挑战及实践遵循
《昌吉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15,共8页张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研究”(22BZZ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逻辑构建上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民族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构成其理论逻辑。“华夷一家”“共御外辱”“和而不同”的不同时期构成其历史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治理民族问题的现实抉择、贯...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凸显“和·满”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学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科学咨询》2025年第5期237-240,共4页白茹璎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凸显‘和·满’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学思政教育研究”课题成果论文(编号:202214484)。
学校课堂教学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应积极挖掘并整合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促进全国人民大团结贡献力量。学校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民族文化 小学思政教育 民族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视周刊》2025年第6期115-115,共1页王定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智慧与精神,是我们文化认同和精神传承的根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边缘化的风险。然而,校园作为文化传承的沃土,承担着培养青年一代文化素养和价...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民族认同感 文化自信 青年一代 精神传承 文化传承 文化认同 
不同地区藏族服饰文化的异同
《社会科学前沿》2025年第2期611-619,共9页芦欣岩 
藏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和地方特征鲜明地体现了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演变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的方法,比较了藏族服饰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个主要地区的异同点。研究发现...
关键词:地域差异 藏族服饰 服饰文化 现代化影响 民族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