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祥成[1]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62-71,共10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基 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科研创新项目<启示与借鉴:民国时期的灾后重建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YS244);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民国时期灾后重建机制研究>(2009045064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国时期灾害应急救助机制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为2008ELS002)
摘 要:1931年江淮大水粮食调控,彰显出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诸多要素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灾区粮价,中央政府则从源头和大局的角度对地方的粮食流通采取宏观调控,并对粮食的运输给予优惠政策和便利,这些应急对策对舒缓灾区粮荒和稳定灾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