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烨勍[1,2] 叶尘宇[2,3] 沈瑜君[2] 胡华[2] 林治光[1] 施慎逊[2] 王立伟[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1108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 [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心理科
出 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年第7期425-42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基 金:美国stanley医学研究院基金(编号:021-008)
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与症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4例入组前1个月内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给予单一的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检测其治疗前后的血清BDNF浓度,并与来自体检人群的153名正常对照作比较;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定患者组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并与另89名正常对照比较;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低于对照组[(20.64±6.32)ng/mL vs(23.72±5.61)ng/mL,P<0.01];治疗后BDNF浓度升高(t=-2.48,P=0.02)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总分下降(t=21.13,P<0.01),WCST成绩虽有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完成分类数仍较少,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及非持续错误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组的BDNF浓度、WCST及PANSS总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的BDNF浓度降低,认知功能受损,治疗后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与BDNF浓度同步提高。
关 键 词: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分 类 号:R749.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