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解玉峰[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
出 处:《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21-31,共11页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之研究"(05BZW03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韵文文体研究"(NCET-08-0282)资助成果
摘 要:今日被称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其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一种民间文化或地方性文化,并不特别引人瞩目。明中叶后,因士大夫阶层的日渐参与,它逐渐由一种民间文化演进上升为一种文士文化,这一点在其文学、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反映。此后的昆曲,可以说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歌唱和中国民族戏剧的杰出代表。故今日如果过于强调其与地方文化的联系(江南或苏州),或者把昆"剧"看作中国三四百个"剧种"中一个"剧种",可能都是有大问题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