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卫华[1]
出 处:《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125-127,156,共4页Theory Monthly
摘 要:《董解元西厢记》口语化程度较高,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该书动态助词成员较多,经考察得知有"却"、"了"、"着"、"过"、"将"、"取"、"得"、"破"、"当"等9个,其中"了"、"着"的使用频率最高。动态助词是近代汉语中新产生的一个助词小类,主要与动作相联系,一般都跟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进行、持续、实现和完成等情态。其产生,取代了古汉语中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的功能,使表达更清楚明白,手段更精密准确,体现了汉语语法的进步。《董西厢》中动态助词之间的混用情况较为普遍,其出现格式主要为"动+助"、"动+助+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