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4期127-131,共5页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分子;政党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演进"(09ZZB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延安时期的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0YJC710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社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也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成功的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