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永[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174-176,共3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传统"道义论"下的法律职业伦理面临着现实困境。法律职业者对其职业伦理的行为抉择亦离不开物质利益的考量,"理性经济人"、"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法律职业伦理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法律职业伦理是一种宝贵而又稀缺的公共资源,对其选择与否也是一种"投资",若想实现收益,必须首先支付一定的投资成本,其次还要取决于"成本"与"收益"转化的环境和成功率。若想让法律职业伦理投资真正转化为资产并产生社会效益,克服"搭便车"、"劣币驱逐良币"等伦理困境,就必须实现伦理抉择与经济收益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激励/惩罚"的制度和机制,塑造良好的职业伦理环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