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儒家的“礼”、“乐”思想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洁[1] 刘正刚[2]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510642 [2]暨南大学文学院,510632

出  处:《求索》2011年第8期121-123,共3页Seeker

基  金: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2010tjk003;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WYM10060;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JG10130

摘  要:礼乐源于巫术,其本质乃关乎人的主体建设。先秦时代"礼崩乐坏",整个社会的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精英,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应对,一方面,竭力维护礼乐文化的整合性,坚持礼乐的政治性规定,反对文质分离。另方面,又从新的时代精神对礼乐进行新的解释,以重建礼乐文化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整体规定性。对其加以阐释和思考,对于我们重建当代和谐社会、提升国家凝聚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价值。

关 键 词:先秦 儒家思想   伦理意蕴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