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艳[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5期134-138,共5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悖论现象研究"(08BZX06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道德教育中的悖论现象研究--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反思"(10YJC720045);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
摘 要:"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致使其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由此主体的道德选择难免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境地,所谓"人肉搜索"就是典型例证。这种悖论现象的存在,干扰着人们对"善"与"恶"的认定,困惑着人们对网络道德行为的选择。把握"网络社会"的特点,认清网络道德价值演绎的特点,是排解"网络社会"道德悖论现象的可能路径。
关 键 词:“网络社会” 道德悖论“人肉搜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